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满一周年。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收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84.9亿元,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运行,碳市场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激励约束作用也已初步显现,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履约率为99.5%。截至2021年12月底,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另据统计,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收盘价最低41元/吨,最高达到62元/吨。碳价从48元/吨起步,截至7月15日收盘价58.24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21%。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表示,“从运行效果来说,开市一年的全国碳市场整体节奏平稳有序,已初步显现了促进企业减排、形成碳定价的功能。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在合理区间之内,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市场实际供需。”
为提高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业内普遍认为,全国碳市场应尽快扩大行业范围、引入机构投资者、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同时加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从制度上完善对全国碳市场的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等加强碳数据管理等。
据刘杰透露,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一步将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加快推动碳交易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细化交易市场相关细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及配套制度体系。同时,深化完善交易机制,形成多元市场结构,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形成多元市场结构和交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