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企业担心成本再度抬高,有“米”也难“下锅”
5月25日《中国化工报》一版以“磷矿石供应严重告急 安徽多家化肥企业面临停产危局”为题,对安徽多家化肥企业原料供应紧张情况进行了报道。现在半个月过去了,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磷矿石主产地之一的贵州开阳矿石外销策略已悄然变化,从80%就地转化变成部分线上竞价,力争在今年6月份完成线上竞价贸易体系建设。
安徽磷肥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有利于缓解原料供应问题。但他们担心竞标可能会大幅推高磷矿石价格,并传导至肥料生产和农民用肥等环节,给农产品保供带来压力。
安徽一家磷肥企业负责人表示,开阳地区新的磷矿石控制政策是:除开磷外,各矿山产量的30%用于保证县内企业生产自用,50%用于政府平台对外竞标销售,20%由矿山自主外销。“目前方案已提交县政府,根据竞拍公告,6月11~17日为报名时间,6月18日上午10点开始竞拍。本次竞拍标的合计为5.88万吨,我们也会前去竞标。预计后续开阳地区磷矿石外销量会增加,但价格也会有所上涨。”该负责人说。
也有磷肥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贸易商和下游生产企业都可以参与竞标。生产企业因为牵涉到切身利益不会任意加价,但贸易商就不同了,竞标价格大概率会水涨船高。磷矿石外销价格若再与国际价格接轨,磷肥企业就难以为继了。
“去年磷矿石车板交货价格每吨300多元,目前涨到了900多元,若与国际上1500元的价格看齐,全国大部分没有磷矿的磷铵企业装置就都开不起来了。”某磷肥企业负责人表示。
对此,安徽一家企业的销售副总谈到,目前磷矿石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大幅提高,矿石开采企业的利润本来就不低。因此,即便国内磷矿资源有限,这一竞标的做法也并不妥,会对国内磷肥及复合肥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不仅会大幅抬高磷矿石价格,而且因为大部分磷肥企业都要去湖北和贵州采购原料,也会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另外,若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会抬高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中间产品以及以磷为原料的复合肥等终端产品的价格,从而给农民带来巨大成本负担,最终会对国内涉农产品保供稳价及粮食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这位销售副总建议,磷矿开采企业应该与稳定的合作伙伴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如效仿煤矿与用煤企业签订长协的方式,实现磷矿石有序开采、有序供应,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解决之道。而不是把涉农产品的原料拿去竞标,使整个产业链无序发展。
截至记者发稿时,湖北宜昌磷矿石外销没有松动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