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039427      邮箱:csaia_work@163.com

注册

您当前位置: 中国硫酸网 > 新闻快报 >

圈重点!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石化行业应当怎么做?


20209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引起国际和国内的强烈关注。12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等一系列新举措。充分彰显了国家践行碳减排的决心与力度。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实现能源、经济领域深度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国家也必然推行强有力的碳减排政策。作为继火力发电、钢铁、水泥之后的第四大CO2排放源,石化行业碳减排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石化行业面临的挑战

根据我国上一次向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提交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2014年我国石化行业CO2排放量约为9.2亿吨,占当年全国CO2排放总量的8%左右。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2019年炼油、乙烯能力分别达到8.6亿吨/年、2865万吨/年,较2014年分别增加1.5亿吨、800万吨,预计2025年炼油、乙烯能力将分别超过10.2亿吨/年、5000万吨/年。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必导致CO2排放量的持续增加。除了是用能大户,石化行业也是化石能源的重要生产者,在国家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石化行业碳减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01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油气安全稳定供应难度加大,实现碳中和目标非化石能源将成为能源企业的主营业务

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按照届时能源消费总量59.8亿tce计算,我国石油消费量为7.12亿吨,天然气消费量为6402亿m3,分别较2019年的6.60亿吨和3048亿m3增长7.9%110%。以2019年国内原油产量1.91亿t、天然气1736.2亿m3来看,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将持续增加,特别是天然气,安全稳定的油气供应面临巨大挑战。

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以届时能源消费总量50亿tce计算,我国石油消费量为1.4亿t,天然气消费量为2059亿m3,非化石能源为43亿tce2030-206030年间,油气消费大幅下降,主要生产企业必须完成以油气为主导向非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转型。

02交通领域深刻变革,碳排放达峰时油品增量主要来自航空煤油,实现碳中和目标时油品几乎全部被替代,减油任务艰巨

201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以年均翻一番的增速快速增长,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10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2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对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均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此外,车用天然气、生物柴油、燃料甲醇/乙醇等交通替代能源也在加快发展,2019年仅车用天然气就替代约2770万吨成品油,2020-2035年这些替代燃料消费量仍将增长。到2030年碳排放达峰时,据中石油经研院《2018年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显示我国成品油将达峰约3.8亿吨,相较于2019年的3.1亿吨消费量,约7000万吨的增量主要来自航空煤油。面对2025年超过10.2亿吨/年的炼油能力,国内成品油市场已是一片红海,一些油品产出高的老旧炼厂要想生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进入2030-2060年持续快速减排期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将设定,共享出行、无人驾驶等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发展,成品油需求将锐减,电力和氢燃料成为交通最主要用能。传统的炼化企业将被完全颠覆,新型石化厂应运而生,油气可能不再是石化企业的主要原料,取而代之的是绿氢、CO2等。

03装置陈旧、技术落后等制约行业节能减排力度,企业碳减排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石化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能消以及工艺过程的烧焦等。受技术水平、装置设备等因素影响,我国石化行业能耗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就炼油综合能耗而言,我国平均值就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0kg标油/吨原油以上。近年来,我国炼厂加工重质劣质原油的量不断增加,不仅提高了原油预处理的能耗,而且增加了FCC装置等催化剂结焦,进而使炼厂的碳排放增加。另外,我国还存在大批装置陈旧、技术落后的小型石化厂,进一步增加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和执法力度的持续加大、节能减排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石化企业加大污染物达标排放和降低综合能耗的投入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碳减排的认识、政策了解和基础工作方面投入相对薄弱,绝大多数企业能源消耗账相对清晰,污染物排放账比较模糊,而温室气体排放尚未建立台账,且缺乏碳减排领域专业人才。

04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石化企业碳减排压力持续加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2017年开始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目前建设进入收尾期,运行初期只纳入火电一个行业。然而,1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提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均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主体。按照炼油综合能耗60kg标油/吨原油计算,1万吨标煤对应的原油加工量约11.7万吨,这就意味着所有的炼化企业都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按照国家“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逐步提高有偿分配比例”的排放配额分配原则,综合考虑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等因素,国家将逐步提高覆盖行业碳排放基准,企业的碳减排压力将会持续加大。石化企业要么选择不断加大降低碳排放的力度,要么选择在全国碳市场上购买更多的排放配额,这两种方式都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我国石化行业应对措施及建议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我国石化行业而言既是使命必达,又是重大的机遇。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和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是我国石化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石化强国的黄金战略机遇期。直面挑战,紧握机遇,我国石化行业主要应对措施如下:

01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碳排放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石化行业碳减排实施路径,鼓励企业和园区先行开展试点

以国家“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为节点,分阶段设立石化行业碳减排路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围绕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标准,以油气生产为主向生物质能、氢能等非化石能源为主转型,油品替代,生产过程用能和用原材料替代等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同时配套一系列政策措施及体制机制。值此我国石化行业“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刻,规划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国家碳减排的长远目标又要切实符合我国石化行业实际情况,同时保证“十四五”之后的规划工作中石化行业碳减排目标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与此同时,鼓励先行先试,依托石化基地,采用先进低碳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下游烯烃产业链、芳烃产业链、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产业链等协同发展,结合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项目,打造CO2近零/净零排放示范工程。

02强化低碳技术研发,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碳中和目标实现

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为目标,持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催化剂等技术,包括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先进生物燃料制备技术、以电力为动力的新型加热炉技术、传统石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技术、石墨烯等新型纳米催化材料技术等。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重点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颠覆性的低排放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如以废弃塑料、生物质、天然气等为原料直接制备化学品技术,H2+CO2+CO绿色CO2化工利用平台技术,传统石化厂+CCUS、绿氢化工厂等零排放石化企业设计、规划与构建等。同时围绕新能源汽车、非化石能源等低碳产业发展,强化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先进储能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

03深化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石化行业目前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需要强化石化企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刻认识和绿色低碳工作的充分重视,将绿色低碳的理念和思路贯穿到石化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石化行业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开展石化行业绿色产品、绿色工艺、绿色园区/基地评价工作。建立石化企业绿色责任考核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探索将地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大型石化基地,让绿色发展既成为企业发展机遇也成为紧箍咒,推动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高质量履约。

04企业应加强碳排放管理工作力度,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

作为落实减排任务的主体,企业应积极开展碳普查,严格按照《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准确核算,摸查“碳”家底,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台账。启动碳减排规划的编制,制定适合企业自身低碳发展的战略。全面深入参与全国碳市场,强化碳排放配额、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碳资产管理,灵活运用碳金融等手段,设立碳排放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碳资产和碳交易管理的IT信息平台等,逐步构建完善的低碳管理体系制度。同时,加强国际和国内碳市场相关政策的普及、碳核算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

来源:石油化工研究院、石化缘科技咨询、轻烃吧


时间:2020-12-23 来源:未知

浏览量:

分享到: